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都市文化導論
Introductinn to Urban Cultures 
開課學期
101-1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黃宗儀 
課號
Geog3019 
課程識別碼
208 376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5,6,7(12:20~15:10) 
上課地點
博雅102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兼通識A15*。。A15*:文學與藝術、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9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11UrbanCultures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現今多數人生活於都市、每日接受都市文化的洗禮,並不斷地透過想像與身體實踐豐富文化的肌理,但鮮少有機會深入了解此一議題,故本課程將以深入淺出的導論方式,引領同學探索都市文化。課程內容涵括都市文化的幾個重要面向,共分為三大主題探討之。第一部份介紹西方近代都市發展的重要文化向度,亦即現代性、流動與都市漫遊經驗,並爲後續課程提供理論性的框架;第二部份探討八○年代以降全球化現象對都市文化產生的巨大影響,課程將透過電影等媒材,探討都市再現中錯綜複雜的互文性,例如全球城市論述及都市意象行銷等,並將討論案例拉回我們身處的東亞都會地景;第三部份主要剖析當代都市文化隱含的高度異質性以及與此關聯之各種治理形式,包含對公共性的反思,以及對多元文化、階級與性別議題的初探。 

課程目標
由於都市文化所涵納之形式豐富、議題廣泛,並可從文學、電影、藝術,以及真實生活經驗等多重管道進行探討,故本課程採取活潑的教材設計,每週主題以相關理論搭配通俗文學讀物及電影欣賞的方式進行,透過多元媒介理解複雜的都市文化現象。此外,課程設計除課堂講課,更將以小組方式進行期末計畫,鼓勵同學活用課堂所學,就近對自身的生活經驗進行觀照,並使用文字、影像紀錄等多元媒材呈現,期望透過互動式的教學,激發同學對於日常生活經驗的觀察力與創造力,並對生活周遭習以為常的各種都市現象進行批判性的反思。 
課程要求
1.修課學生必須於課前閱畢當週指定文獻,以利教學及討論課程之進行。
2.修課學生除出席教學課程之外,亦須參與課後的分組討論課程及相關活動。
3.修課學生應積極參與小組project作業的構思、討論與執行,並嘗試將每週課程所學,以活潑、多元的方式展現於期末project之成果。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二 11:00~12:00
每週四 13:00~14:00 備註: 任何與此課程有關之事務或疑問,請來信詢問課程負責人賴彥甫助教 (geosheep@gmail.com) ,由彥甫助教統籌處理。請盡量避免直接寄信給老師。謝謝配合,若因此造成不便請見諒。 
指定閱讀
課程選讀。修課學生必須購買課程讀本,以利課程進行。 
參考書目
■ 參考書目 (按課綱順序排列)
Doreen Massey等 (2009) 城市世界,王志弘譯,台北市:群學。
Richard Sennett (2003) 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黃煜文譯,台北市:麥田。
馮品佳編 (2004) 通識人文十一講,台北市:麥田。
Doug Saunders (2011) 落腳城市:最終的人口大遷徙與世界的未來,陳信宏譯,台北市:麥田。
Charles Baudelaire (2012) 巴黎的憂鬱,亞丁譯,台北市:大牌出版。
Walter Benjamin (2010)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張旭東、魏文生譯,台北市:臉譜。
村上春樹 (2001) 遇見100%的女孩,賴明珠譯,台北市:時報出版。
吉本芭娜娜 (1999) 蜥蜴,吳繼文譯,台北市:時報出版。
舒國治 (2008) 理想的下午,台北市:遠流出版。
Scott McQuire (2011) 媒介城市:媒介、建築與都市空間,趙偉妏譯,台北市:韋伯。
Veronique Campion-Vincent & Jean-Bruno Renard (2003) 都市傳奇:流傳全球大城市的謠言、
耳語、趣聞,楊子葆譯,台北市:麥田。
郭恩慈 (2011) 東亞城市空間生產:探索東京、上海、香港的城市文化,台北市:田園城市。
彭麗君 (2010) 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吳惠林、丘思嘉 (2011) 城市新意象與電影的城市行銷-以台北市為例,經濟前瞻,第133期,頁101-108。
Juliana Mansvelt (2008) 消費地理學,呂奕欣譯,台北市:韋伯。
Marita Sturken & Lisa Cartwright (2009) 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陳品秀
譯,台北市:臉譜。
Richard Sennett (2008) 再會吧!公共人,萬毓澤譯,台北市:群學。
鄧永成 (2008) 天水圍:怎一個「虧」字了得?中國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學術論文集,第82號,頁1-16。
華昌宜 (2011) 飄流四十年-對台灣居住情勢及政策方向之簡要回顧,2011年社會住宅國際研討會引言,
2011年10月3日。
徐進鈺 (2011) 市民城市權論述的建構:找回並創造城市的使用價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1期:頁469-
476。
Michael Pyatok (2012) 混合收入住宅:社會融合或文化霸權,建築師,第445期:頁80-82。
Jane Jacobs (2007)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吳鄭重譯,台北市:聯經出版。
Jeff Mapes (2010) 鐵馬革命:如何用自行車打造好城市,王惟芬譯,台北市:行人。
John Allen等 (2009) 騷動的城市:移動�定著,王志弘譯,台北市:群學。
Lisa Benton-Short & John Rennie Short (2012) 城市與自然,徐苔玲、王志弘譯,台北市:群
學。
趙剛 (2006) 「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和理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2期,頁147-190。
黃宗儀、李紀舍 (2011) 「近似家人,實非親故」:移工情感勞動與影像親密性的文化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第82期,頁5-30。
藍佩嘉 (2008) 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市:行人。
Sharon Zukin (2012) 裸城:純正都市地方的生與死,王志弘等譯,台北市:群學。
潘毅 (2011) 中國女工︰新興打工者主體的形成,任焰譯,北京市:九州出版社。
畢恆達 (2004) 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市:心靈工坊。
趙彥寧 (2005) 老T搬家:全球化狀態下的酷兒文化公民身份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7期,頁41-85。
甯應斌 (2011) 性地圖景:兩岸三地性�別氣候,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 參考電影 (按課綱順序排列)
Walter Ruttmann (1927),《柏林:城市交響曲》Berlin: Symphony of a Great City。
Fritz Lang (1926),《大都會》Metropolis。
蔡明亮 (2002),《你那邊幾點》。
Olivier Assayas (2006),《巴黎我愛你》。
新北市研究發展考核會 (2012) ,《心城市故事》。
P. J. Hogan (2009),《購物狂的異想世界》。
David Frankel (2006),《穿著prada的惡魔》。
Michael Patrick King (2008),《慾望城市:電影版》。
溫知儀 (2007),《娘惹滋味》。
何蔚庭 (2010),《台北星期天》。
林靖傑 (2004),《台北幾米》。
林靖傑 (2007),《嘜相害》。
陳俊志 (2005),《無偶之家,欲望之城》。
周美玲 (2008),《漂浪青春》。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率 
10% 
隨機點名。點名滿三次未到者,即喪失考期末考之資格。 
2. 
分組討論 
10% 
端看同學是否認真參與討論課及小組報告。另外,本課程於學期即將結束時,亦會請同學們填寫組內組員互評表。教學團隊亦將參照此表斟酌給分。 
3. 
期末小組報告 
40% 
小組期末報告評分包含三個部分:口頭報告、PPT與書面報告(全組10頁為限)。評分著重小組報告的思維創意與嚴謹程度,並注重是否能與本堂課內容進行對話。 
4. 
期末考 
40% 
由教學團隊出題,考題內容均出自課堂教學內容與讀本。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2  【課程簡介】簡介課程大綱、修課規則與課程運作方式 
第2週
9/19  【現代都市的興起】認識城市第一冊
Ch1:城市是什麼�Steve Pile
Ch3:世界中的城市�Doreen Massey 
第3週
9/26  【流動、現代化與現代性 I】
肉體與石頭�Richard Sennett
Ch8:移動中的身體-哈維的革命
Ch10:都市個人主義-佛斯特的倫敦
 
第4週
10/03  【流動、現代化與現代性 II】
通識人文十一講
都市與現代性�李歐梵
落腳城市�Doug Saunders
Ch5: 第一波人口大遷徙:西方今日面貌的形成
巴黎的憂鬱�波特萊爾 
第5週
10/10  雙十節,放假一次 
第6週
10/17  【都市漫遊】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Walter Benjamin
遊手好閒者
遇見100%的女孩�村上春樹
新婚者�吉本芭娜娜
理想的下午�舒國治 
第7週
10/24  【再現都市】
媒介城市:媒介、建築與都市空間�Scott McQuire
Ch2: 影像的領域
都市傳奇�Jean-Bruno Renard
§ 演講:作家 駱以軍 
第8週
10/31  【城市意象與城市行銷】
東亞城市空間生產:探索東京、上海、香港的城市文化�郭恩慈
東京:回歸亞洲-東京城市空間發展的轉向
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彭麗君
Ch3: 成龍的表演論述和香港旅遊業
城市新意象與電影的城市行銷-以台北市為例�吳惠林、邱思嘉
※ 小組期中進度報告 
第9週
11/07  【都市與消費】
消費地理學�Juliana Mansvelt
Ch3: 空間
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Marita Sturken & Lisa Cartwright
Ch6: 消費文化和製造慾望 
第10週
11/14  【都市與公共性 (一)】
再會吧!公共人�Richard Sennett
Ch1: 公共領域
混合收入住宅:社會融合或文化霸權?�Michael Pyatok
飄流四十年-對台灣居住情勢及政策方向之簡要回顧�華昌宜
市民城市權論述的建構:找回並創造城市的使用價值�徐進鈺
天水圍:怎一個「虧字」了得?�鄧永成
§ 演講: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研究員 江尚書  
第11週
11/21  【都市與公共性 (二)】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Jane Jacobs
導讀:重新發現生活城市的魅力�吳鄭重
Ch12:多樣性的迷思
鐵馬革命�Jeff Mapes 
第12週
11/28  【都市與性�別】 空間就是性別�畢恆達 設計分性別? 老T搬家:全球化狀態下的酷兒文化公民身分初探�趙彥寧 性地圖景:兩岸三地性�別氣候 中國大陸的酷兒公共文化與政治�殷莉 
第13週
12/05  【都市與異文化】
“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和理論�趙剛
「近似家人,實非親故」:移工情感勞動與影像親密性的文化政治�黃宗儀、李紀舍
跨國灰姑娘�藍佩嘉
Ch2: 誰是「外勞」?
演講:南洋姐妹會李佩香 
第14週
12/12  【都市與階級】
裸城:純正都市地方的生與死�Sharon Zukin
Ch1: 導論
中國女工:新興打工者主體的形成�潘毅
Ch4: 當上打工妹:身分認同與差異的政治
§ 演講:黑手那卡西 姚耀婷 
第15週
12/19  【都市與自然】 騷動的城市:移動�定著 Ch4:城市與自然:親密的陌生人�Steve Hinchliffe 城市與自然�Lisa Benton-Short & John Rennie Short Ch11:種族、階級與環境正義 演講:中研院人社中心 蕭惠中博士 
第16週
12/26  Group Project Presentation I 
第17週
1/02  Group Project Presentation II 
第18週
1/09  期末考試